首页 » 凡事,再强求一下

凡事,再强求一下

  凡事,再强求一下

  文/安慈

  “我们大人,经历世事越多,有时反而不如小孩子心思澄净,做事有魄力。”
  一天,闺蜜邀我去参观新居。房子格局好,风水佳,闹中取静,最重要的是,还附赠一个小院,种几方花草,摆上阳伞秋千,咖啡一品,书卷一翻,绝对乱世桃花源。
  我由衷欢喜,问她,先前也没听你说过,怎么就突然发现这么一处好房源呢?
  闺蜜讲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。
  她说,有天走在街上,有个发小广告的拦住她,“姐,看看我们房子。”按一贯方式,她不接广告不摆手,视若无睹地径直走过去。走了足有五分钟,这人竟一路尾随,毫无退意。最后她烦了,站定,呵斥,“有完没完,你看不明白我的意思吗?”那人说:“你没有明确拒绝,我就想再试一试。”闺蜜讲到这里,“有点感怀,就冲他最后一句,我接了。”
  之后的故事顺理成章,广告中的房子正合心意,孩子日渐长大,需要空间,于是她买下这栋房。
  从小到大,我接受的教育一直是--顺其自然,甚至于老子的“无为而治”。凡事尽人事听天命,不问结果,不要强求。且自欺欺人:结果不重要,过程才是。比如投稿,每每投完,唯一做的就是等待,即使有些话想跟编辑聊聊,有些结果想试图挽救,最终都放弃:人家很忙,不要烦人家了;如果稿子好,自然用,没用自然是不好的。
  听了这个故事,我在想,如果凡事,我们再强求一下,结果会不会不同?
  女儿不到两岁,生性活泼,特别喜欢叫人。每每带她外出,她的小嘴叭叭叭不停,阿姨,叔叔,爷爷,奶奶。凡是过路人,她都要扯着嗓子叫。倘若人家没反应,她还会一直叫下去......直到,耳聋的爷爷回过头来,戴耳机的阿姨取下耳塞。恍然大悟后的人们,往往第一时间称赞她,你真乖,你好可爱。她就坐在婴儿车里甜甜地笑。那样子,目的达成心愿满足,别提多得意。
  我时常在女儿大叫时,制止她,你这样会影响到别人;女孩子要矜持;你没看到人家根本不理你吗?她似懂非懂,却一意孤行。然而,她成功的概率远远大于我对人性的判断。
  是的,有些人会厌烦,这孩子怎么那么厚脸皮,或,真缺少家教。但不这样想的人,也大有人在,比如因为耳背或者忙于其他,并没有留意到,而后,被那尖利的小嗓音锲而不舍地提醒,终于发现,原来,错过了这么一位热情似火的小姑娘。
  换个角度想,再强求一下,除了给自己一个机会,也是给那些误会你、忽略你的人一个机会,当误会消除,关注转移,事情也许充满转机。
  其实,强求不难,难在分寸。到什么时刻,你的意愿表达完毕,对方接收成功,进一步,则适得其反,退一步,则不尽如人意。拿捏在进退之间,要因时因地因事情原委因人生阅历而判断。女儿是小孩子,即使她一直叫下去,也没人说,这是个疯子。如果一个成年人呢?过分强求,旁人心生厌烦恶语相向的概率恐怕大大提升。
  最简单的例子,就是谈恋爱。女生拒绝男生,可能因心里住着别人,可能觉时机不对,也可能她完全无意于你。前两种情形,如果认为值得,可以陪在她身边,等。等她回心转意,等她时过境迁,不时提醒她,还有人在这里,爱你;而最后一种,一旦表达明确,最好抽身离开,这样做,至少还能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背影。否则再叽歪下去,女生告你骚扰,或唯恐避之不及,也未可知。
  我们大人,经历世事越多,有时反而不如小孩子心思澄净,做事有魄力。畏首畏尾,心有牵绊,还总冠冕堂皇地说,我是随遇而安。我们要承认,做大多事情,是要结果的,无论好坏,无论早迟,我们都想在内心的空白处填上一个坚定的答案。从此,安下心来。
  凡事都再强求一下吧,就那么刚刚好的,一小下。足矣。

励志文章推荐
开业庆典祝词
为什么很多人晚上想想千条路,早上起来还是走老...
新学期寄语写给同学
你和金字塔尖的人儿差在哪儿?
35年前的理想
迎着缺陷奔跑